强化专利转化运用,赋能重点产业提质强链增效(知识产权报)
来源:知识产权报 时间:2024-08-2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从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加速专利产业化进程、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统筹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竞争等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突出高质量专利创造。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发展的主体,特别是中央企业还承担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职责,这就要求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订单式研发、投放式创新等方式,衔接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加快培育产出原创性、基础性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在这方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化)通过“十条龙”重大攻关项目的组织形式,建立了覆盖研发立项到产业化全过程的知识产权创造机制,统筹制定了专利和技术秘密、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等协同的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策略,推动我国页岩气、芳烃等能源化工领域重点产业链不断实现新的跃升。此外,企业还应常态化用好专利导航工具和平台,为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专利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支撑和引领。
突出高水平专利产业化。专利产业化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系统性工作,从技术和产品研发到应用过程中,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主体的密切协同,从而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加速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价值的存量专利向重点产业的体系化规模化应用,是强链增效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在拓展产业链专利转化渠道和模式上下功夫,比如通过线上匹配对接、线下交易撮合等转化对接活动,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真正形成产业链上的利益共同体。此外,《若干措施》提出的鼓励探索专利开源等运用新模式,势必加速新兴重点产业的技术集聚、市场提升。
突出专业化实施途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承载着链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职责,《若干措施》提出要把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做实做强,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近年来,中国石化作为绿色能源化工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牵头承建单位,在面向行业技术许可、服务校企专利转化对接、联合高校共建专利池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正在不断推动形成具有能源化工行业特色的专业化服务模式。《若干措施》提出的以信息共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目标,聚焦细分产业领域,鼓励组建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的举措,将对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及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率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央企业等行业龙头要积极推动建设运营重点产业专利池,以“FRAND”(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为基本出发点,以交叉许可和打包许可等方式,加快将产业链的核心专利资源从“书架上”推向“生产线”,增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突出全球性竞争合作。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迫切需要国内产业界在国际和区域性知识产权治理方面发出更多声音、发挥更大影响。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国际治理,不断评估相关国际规则对产业的影响,支撑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促进国际相关产业进步,以此不断增强我国产业引领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应充分研判国际知识产权竞争新态势、新要求,在加强企业自身基本功建设方面投入更多基础性资源,尤其针对具体涉外业务加强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也希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能够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培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冲锋号角,知识产权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在构建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作用关键、大有可为。企业要积极落实强链增效的各项措施,加快推进专利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面开创以知识产权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局面。(王丽娟 作者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