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创新,筑基人才——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横纵交叉式”专利导航人才培养矩阵,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人才专业素质
来源:北疆知识产权 时间:2025-01-17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为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将培养专利导航业务人才,作为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的核心工作,构建“横向+纵向”交叉式综合培养模式,提高专利导航服务质量,为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横向拓宽 跨界融合育英才
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内蒙古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紧密联合,聚力攻坚,首次全方位深度参与专利导航实施的全过程,共同圆满完成3项聚焦前沿领域的专利微导航项目,覆盖生物医药的创新研发、智慧养殖的前沿探索以及锂电池回收技术的高效突破等诸多热点板块。项目开展过程中,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选派专利导航工作人员及专利预审员,全身心、全流程深度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精准对接内蒙古大学科研诉求,发挥专业优势进行专利检索与分析,精心撰写导航报告等,通过实战磨砺,积累了宝贵实战经验,实现了自身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的横向拓宽,完成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式成长。
纵向深耕 实战演练铸精兵
以煤制乙醇专利微导航项目为突破口,首次独立完成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实施,再到成果发布的全过程。该项目由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提出需求,由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向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提出申请,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委托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接受委托后,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选派化工领域专利预审员,与专利导航工作人员组成专利导航工作小组,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在中心挂职干部亲自带队指导,发挥顶层专业人才优势,带动中心工作人员切实提高专利导航实施能力。项目经过多次线上线下调研企业关心的丙酸、乙腈、乙醛等研发方向、4次阶段性汇报、10余次集中讨论的反复研磨,共检索专利文献35000篇,去重去噪后人工标记同族文献2855条,最终形成114页,4万字煤制乙醇专利微导航分析报告,不仅为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科学严谨的专利导航分析,明晰前路方向,更在实践中锤炼一支能够独立实施专利导航项目的“能工巧匠”。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未来,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充分发挥国家级专利导航基地平台作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有效衔接,努力培养一批复合性、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