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成效:打造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新篇章
来源:北疆知识产权 时间:2025-01-22普惠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经济欠发达省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职能发挥尤为重要。2024年,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一个平台、两个载体、三个渠道”(一个平台: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两个载体: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三个渠道:北疆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内蒙古知识产权》、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为发力点,提供精确及时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数据要素支撑,赋能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
加速创新成果“落地生金”。建立快速预审授权专利成效跟踪机制,跟踪部分预审授权案件,推动3家企业7件专利实现许可,许可金额达56万元;助力3家企业4件专利实现转化运用,产生经济效益4441万元;协助5家企业34件专利获得质押融资,融资金额达3360万元,累计推动45件专利实现价值转化,涉及金额约8000多万元。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蒙草集团以草种业、苜蓿产业专利导航为基石,完成草产业领域核心专利申请布局215件,转让专利技术37项,据统计内蒙古草产业链产生专利运用转让等金额近10亿元。内蒙古苜蓿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遴选服务机构促进专利产业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成为内蒙古唯一进入答辩环节的案例。
专利数据分析助力产业发展和决策效率双提升。与国知局专利局材料部在现代煤化工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基础上,开展煤制乙醇及乙醇下游市场产品专利导航,为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路引航,其中,煤制乙醇专利微导航项目由中心首次独立完成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实施,再到成果发布的全过程。发挥信息服务决策效能,《内蒙古专精特新企业专利竞争力分析》研究报告被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要情摘报》采用,副主席批示。政务信息报送97篇,采用54篇(其中党委、政府办公厅采用9篇,国家知识产权局采用2篇),采用率56%,《从专利角度看我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需关注的问题及建议》专报信息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度优秀政务信息及上报国务院办公厅优秀信息选题。
做好知识产权文化“扩音器”。“四位一体”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业务流程。“北疆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共发布1348条信息(其中审核并发布原创信息266条),总阅读人数6.9万人次,同比增长245%,阅读量超13万次,粉丝数8443人,同比增长126.5%。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质量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核心媒体报道百余次。组建同心石榴籽讲解队,通过“看+听+观摩+互动”的形式,开展“普法趣味游园会”“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活动,联动内蒙古相关高校、中小学、法院、电视台等,录制《说法班会》《奔腾小记者》节目,发挥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阵地作用。“知蒙同行”知识产权助企服务品牌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公益培训56次,6170人次参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