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优化专利预审服务 燃动科技“突围”引擎
来源:北疆知识产权 时间:2025-02-11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自治区相关政策要求,通过多种举措推动专利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严把专利预审申请质量,持续规范预审申请行为
(一)严格管理备案主体,协助开展“蓝天”行动。严格落实国知局相关工作要求,采取核查基本信息、开展信息复核、排查疑似非正常名单、监控申请质量等手段,分6批次对12家备案主体及86家代理机构实施管理措施,取消或暂停其专利预审服务资格。同时协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实施“蓝天”行动,及时发现2家代理机构存在涉嫌伪造专利代理委托关系的违规行为,收集相关证据并及时上报。
(二)健全中心预审质量保障体系。以制度优化调整工作为契机,明确互检、质检、中心质检、国知局审查反馈四级联动机制,成立专职质检工作组,建立质量保障指导体系。定期组织开展质量讨论会议,形成季度质检报告。同时建立会审机制,重点解决疑难案件审查问题。2024年,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合格的发明专利授权1794件,授权率92.8%,较2023年提升近4个百分点,预审案件质量显著提升。
(三)推进专利预审标准化建设。为自治区专利预审质量、生物领域撰写提供规范性参考,发挥专业优势,主导起草《专利预审质量管理规范》和《生物领域发明专利预审申请文件撰写规范》2项地方标准。
二、积极服务创新主体,推动专利转化运用
(一)深入企业开展实践服务,共建预审实践基地。围绕知识产权强链助企专项行动、自治区18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预审员“入企业”“下基层”实践活动,选派7名专利预审员,服务呼包鄂三地17家创新主体,解答专利预审疑问60余次,给出专利挖掘建议5条,分析专利授权前景6次。在此工作开展基础上遴选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署《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共建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构建起保护中心与企业长效交流服务平台,以专利预审助力科技“突围”工程实施。
(二)精准宣贯专利转化运用政策。由分管领导、国知局挂职干部带领团队深入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等自治区重点产业企业,开展“点对点”“面对面”专利申请、转化运用等专题指导服务,了解企业创新需求,推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团队深入赤峰玉龙工业园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开展专利申请实务及高价值专利培育策略培训的同时,开展专利转移转化调研宣传工作,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征集企业需求,深度剖析专利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难点,为创新主体后续工作规划与实施提供指引。截至目前,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推动3家企业7件专利实现许可,许可金额达56万元;助力3家企业4件专利实现转化运用,产生经济效益4441万元;协助5家企业34件专利获得质押融资,融资金额达3360万元,累计推动45件专利实现价值转化,涉及金额约8000多万元。
(三)整合服务资源,接收批量预审申请。积极响应地方优质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专利申请批量预审审查服务,通过优化内部工作流程、整合专业资源,为58家企业的245件预审案件提供高效便捷的批量预审服务。针对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批量申请需求,选拔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预审员组建专业审查小组,主动深入蒙草集团进行实地调研,提供精准专业的指导意见,使蒙草集团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成功率大幅提高。2024年蒙草集团通过中心的预审服务成功获得22件专利授权,助力连续中标18个生态治理项目,其中包括多个“三北”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涉及大规模沙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风电光伏一体化治沙等,项目标的额合计6.76亿元。
三、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培养内蒙古知识产权专业队伍
(一)协调外部培训资源,打造专业骨干队伍。分别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北京中心建立预审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搭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连续两年派出全体预审员到审查协作中心脱产培训,为预审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2024年全体预审员先后分三批前往北京中心,采取分组带教实践形式学习,并及时召开经验分享会,以点带面,促进全员共同学习成长。同时由国知局挂职干部带教,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预审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全体预审员分批开展质检练兵培训,持续提升预审员审查能力。
(二)以赛促学开展内部业务比武。围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结合“专利预审领头雁”党建品牌建设,举办第二届“雁起航”杯专利检索比赛与专利审查指南知识竞赛,以考促学悟新规,营造积极向上的进取风尚,引导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争创一流。
(三)开展专题知识产权行业培训,提升整体从业人员素养。举办专利管理与创新保护培训班,吸引区内400余名企事业单位创新工作者和专利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深专家讲师授课,内容涵盖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各个环节,并同步安排专利转化运用平台推介及路演活动,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促进自治区知识产权行业整体专业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