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平台

综合资讯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中心动态

盘点2023·专利预审篇丨专利审查“绿色通道”激发内蒙古产业创新活力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时间:2024-02-02

202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的第一年,作为知识产权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放大器”,以专利预审服务让内蒙古专利授权跑出加速度。

运营初期,面对预审案件量不足、预审质量不高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动靠前服务,拓展备案企业、建立“初审—互检—质检”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增强预审员业务本领。

一是专利预审,为企业创新加力提速

2023年共接收专利预审申请1250件,受理1153件,授权60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82件(授权率89%)、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23件(授权率98%)、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件(授权率100%),平均授权周期分别为53日、11日和8日,较普通审查通道分别缩短了89%、94%和91%,发明专利最快的仅27个工作日就获得授权,授权周期大大缩短,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形成产业技术创新优势提供有力保障。通过专利预审通道授权的80%专利涉及自治区重点产业链,12件专利涉及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环氧树脂、超精密抛光工艺、激光雷达等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彰显了激励创新的质量导向。

二是贴心指导,预审质量持续提升

常态化开展“暖企”活动、代理机构座谈,出台《备案主体专利预审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引导创新主体及代理机构形成由“量”到“质”的思维转变。2023年每季度专利预审接收量平均为27.7件/月、63.7件/月、126.7件/月、198.7件/月,专利预审案件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预审员人均受理案件量超60件。围绕知识产权概述、非正常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实务、专利质量提升等开展6次专题培训,500余家企事业单位、代理机构参加。

三是服务地方,预审领域更接地气

为提高专利预审服务与我区产业发展匹配度,推动专利预审资源惠及更多创新主体,结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国发〔2023〕16号),征集内蒙古农业大学、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区电力系统等产业规模大、发展优势突出、企业需求迫切的分类号并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11月10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批准,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的分类号受理范围调整为:国际专利分类(IPC)主分类小类由初始的89个调整为125个,其中生物领域由原来的50个扩增至55个,新材料领域由原来的39个扩增至70个,将围绕生物与新材料产业,涉及奶业、林草、稀土、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开展专利预审服务,充分释放专利预审政策红利,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产业领域创新主体蓄势赋能。

四是精准对企,做科技创新“助推器”

面向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92家自治区重点服务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对企服务。9月,内蒙古晶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9件核心专利组合在一周内全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通道,企业对这种“批量接收、批量预审、批量出案、批量打标”服务模式给予高度肯定。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三次提交的备案材料均有问题,无法完成备案。专利预审员主动对接,实地指导,并对修正后的备案材料当场审核,高质高效解决问题,增强企业获得感。